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蓄热堆积床是否具有高效蓄、放热能力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关键。根据高温蓄热球与载热流体间的能量平衡,考虑载热流体与蓄热球之间的换热系数,以及相变材料密度的变化,建立了堆积床放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载热流体流速、相变材料初温、蓄热球半径和孔隙率对蓄热堆积床放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载热流体流速越快,蓄热堆积床放热速率越大;孔隙率越小,越不利于蓄热单元散热,但对堆积床整体放热和蓄热有利;相变材料初温仅对显热放热阶段有影响,降低初温,可缩短整体放热时间;蓄热球半径越小,蓄热堆积床放热速率越快,蓄热量也越大。
推荐文章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吸热器模拟计算
太阳能热发电
塔式吸热器
模拟计算
太阳能热水相变炕体蓄放热性能及影响因素
太阳能
相变炕体
相变温度
相变潜热
数值模拟
多熔点相变材料堆积蓄热床蓄热性能分析
堆积蓄热床
相变胶囊
多熔点
能量
(火用)
太阳能热发电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实验研究
KNO3/NaNO3
膨胀石墨
相变材料
太阳能热发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阳能热发电机组蓄热堆积床放热性能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热力发电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蓄热堆积床 高温蓄热球 载热流体 放热速率 换热系数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热 能 科 学 研 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121
字数 52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3364.2015.08.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车德勇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50 241 9.0 13.0
2 王迪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1 68 4.0 7.0
3 蒋文强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1 54 4.0 6.0
4 沈辉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 16 3.0 4.0
5 刘炜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阳能热发电
蓄热堆积床
高温蓄热球
载热流体
放热速率
换热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力发电
月刊
1002-3364
61-1111/TM
大16开
陕西西安兴庆路136号
52-103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3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9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