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回阳救逆汤煎煮过程中附子毒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不同时间水煎液中6种生物碱的含量变化;测定附子与甘草、茯苓不同组合配伍煎煮生物碱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煎煮时间的推移,附子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大幅下降;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逐渐上升,3h含量最高;附子与甘草合煎其中总生物碱含量明显下降;附子与茯苓合煎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不大。结论乌头类生物碱等化学成分的变化是附子甘草配伍能减毒增效的主要机制,本实验从有效成分的角度,阐明了煎煮过程对附子中主要功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及附子甘草组分配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推荐文章
探究附子在危重病中回阳救逆功效的差别化应用
附子
危重病
回阳救逆
差异化
四逆汤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对比研究
四逆汤
附子
甘草
双酯型生物碱
LC-TOF/MS
回阳救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2例
慢性心力衰竭
回阳救心汤
辨证论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回阳救逆汤中附子毒性成分的研究
来源期刊 文摘版:医药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附子 回阳救逆汤 乌头类生物碱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6-26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雪莲 35 76 5.0 8.0
2 王伟楠 26 76 5.0 7.0
3 许文迪 9 19 2.0 4.0
4 王一涵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附子
回阳救逆汤
乌头类生物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月刊
1671-5608
50-9212/R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上丁企业公园
出版文献量(篇)
139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