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联合使用环磷腺苷葡胺(MAC)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1995~2014.08.20)、PubMed(1966~2014.08.20)、EMBase(1974~2014.08.20)、中文(VIP)(1989~2014.08.20)、中文(CBM)(1978~2014.08.20)、中国期刊网数据库(CNKI)(1994~2014.08.20),并手工检索相关学术期刊和会议记录。纳入比较联合使用MAC和ACEI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应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个RCT,合计2042例患者。其中,MAC+ACEI+常规治疗组1036例,ACEI+常规治疗组100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MAC+ACEI+常规治疗组在降低B型利钠肽(SMD=-0.90,95%CI:-1.36~-0.44;P=0.0001)、减少左室收缩末期内径(SMD=-0.39,95%CI:-0.70~-0.08;P=0.01)、提高每搏输出量(SMD=0.86,95%CI:0.45~1.26;P<0.001)、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SMD=0.84,95%CI:0.61~1.08;P<0.001)、增加左室射血分数(SMD=0.78,95%CI:0.50~1.06;P<0.001)、心功能改善显效(RR=1.38,95%CI:1.25~1.54;P<0.001)、心功能改善无效(RR=0.38,95%CI:0.30~0.48;P<0.001)方面均优于ACEI+常规治疗组;而在降低心率(SMD=-0.06,95%CI:-1.62~0.29;P=0.17)、提高心输出量(SMD=0.50,95%CI:-0.03~1.03;P=0.07)、提高心脏指数(SMD=0.78,95%CI:-0.19~1.75;P=0.11)、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内径(SMD=-0.15,95%CI:-0.35~0.05;P=0.14)、心功能改善有效(RR=0.99,95%CI:0.89~1.10;P=0.79)、不良反应(RR=0.88,95%CI:0.33~2.34;P=0.79)方面与ACEI+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 MAC联合ACEI能有效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显著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但由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偏倚的可能性,影响了结果的论证强度,因此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
推荐文章
依那普利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
环磷腺苷葡胺
依那普利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慢性心力衰竭
6 min步行距离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环磷腺苷葡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疗效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环磷腺苷葡胺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脉隆注射液
环磷腺苷葡胺
左室重构
心功能
中医证候积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环磷腺苷葡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慢性心力衰竭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循证理论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183
页数 8页 分类号 R541.6
字数 86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1674-4055.2015.02.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伟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检验系 13 178 6.0 13.0
2 唐立新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中医院内科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5)
共引文献  (255)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磷腺苷葡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慢性心力衰竭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月刊
1674-4055
11-5719/R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