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北京市常用园林植物滞留颗粒物的能力,选择北京市常用园林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9种园林植物进行叶片直接采样、电镜分析、图像处理和统计分析,进而对园林植物滞留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的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29种园林植物叶片表面大部分为PM10,均在94%以上,PM2.5在85%以上,粗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P>10μm)的数量对总体数量的贡献非常小,均在6%以下;以体积进行统计时,得出PM10的体积在总体积中的比例平均为71.3%,对颗粒物总体积贡献最大,滞留的PM2.5体积占总体积4.22%~26.14%,粗颗粒物的体积占总体积平均为28.7%。(2)对乔灌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进行比较,植物个体之间滞尘能力有很大的差异。雪松(Cedusdeodara)(3.405 g·m-2)是绦柳(Salix pendula)(0.079 g·m-2)的43倍,小叶黄杨(Buxusmicrophylla)(6.102 g·m-2)的滞尘量是紫荆(Cercischinensis)(0.213 g·m-2)的28倍。(2)对乔灌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进行比较,植物个体之间滞尘能力有很大的差异。雪松是绦柳的43倍以上,小叶黄杨的滞尘量是紫荆的28倍以上。(3)29种园林植物单位叶面积滞留PM2.5能力大小比较:灌木中小叶黄杨(Buxusmicrophylla)滞留PM2.5的能力最强,为1.168 g·m-2,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次之;乔木中银杏(Ginkgo biloba)滞留PM2.5的能力最强,达到0.225 g·m-2。(4)29种园林植物整株树滞留PM2.5能力大小比较:乔木中整株树每周滞留PM2.5能力较强的有国槐(Sophora japonica)、银杏(Ginkgo bilob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旱柳(Salix matsudana)、圆柏(Sabina chinensis)和杜仲(Eucommiaulmoides),灌木和藤本中整株树每周滞留PM2.5能力较强的有榆叶梅(Amygdalustriloba)、木槿(Hibiscus syriacus)、钻石海棠(Malus sparkler)、紫丁香(Syringaoblata)和小叶黄杨(Buxusmicrophylla)。(5)园林植物叶表面不论是通过细胞之间的排列形成的沟槽还是通过各种条状突起、波状突起和脊状突起形成的沟槽,只要沟槽越密集、深浅差别越大,越有利于滞留大气颗粒物,且叶表面有蜡质、腺毛等结构及叶片能分泌黏性的油脂和汁液也有利于大气颗粒物的滞留。
推荐文章
北京市11种园林植物滞留大气颗粒物能力研究
园林植物
大气颗粒物
颗粒物附着密度
粒径
叶表面微形态
郑州市园林植物滞留大气颗粒物能力的研究
园林植物
大气颗粒物
叶表面
微形态
北京市常用园林植物滞留PM2.5能力的研究
园林植物
滞尘能力
细颗粒物(PM2.5)
电镜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市29种园林植物滞留大气细颗粒物能力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电镜分析 颗粒物 PM2.5 PM10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4-1012
页数 9页 分类号 X173
字数 61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5.06.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5)
共引文献  (44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218)
二级引证文献  (110)
18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3(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4(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4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7(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6)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5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9(4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20(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园林植物
电镜分析
颗粒物
PM2.5
PM1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