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对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30的营养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鄂杂棉30自开花后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初花到初絮是其生长和养分吸收最为旺盛的时期, 初花到盛絮期是其干物质和养分的主要累积期,该期干物质和氮、磷、钾累积量占总累积量的比重分别高达90.3%、86.3%、89.7%、86.7%;苗期特别是移栽前是其需肥敏感期;该棉花品种在生育进程中对氮(N)、磷(P)、钾(K)的吸收比例基本保持在1:0.1:0.6;在当前栽培模式下,该棉花品种对肥料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19.1%、14.9%、20.8%.
推荐文章
抗虫杂交棉鄂杂棉3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抗虫杂交棉
鄂杂棉30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湘鄂杂交棉在安徽生态适应性研究
湘鄂杂交棉
生育期
农艺性状
产量
适应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杂棉30营养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农村经济与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杂交棉 营养特性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62
字数 31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延丰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21 236 7.0 15.0
2 易先达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5 83 5.0 9.0
3 张富林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31 213 9.0 13.0
4 吴茂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8 36 4.0 5.0
5 王玉美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4 112 7.0 10.0
6 张成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9 6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12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交棉
营养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村经济与科技
半月刊
1007-7103
42-1374/S
大16开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檀溪路18号
38-206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599
总下载数(次)
142
总被引数(次)
414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