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及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C 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单侧新鲜闭合性 C 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33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非手术组),31例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掌侧入路组),27例采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背侧入路组)。比较3组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桡骨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6±0.4)mm,(11.8±0.3)mm,(11.7±0.4)mm,F =97.704,P =0.000];非手术组桡骨高度小于掌侧入路组和背侧入路组(P =0.000,P =0.000);掌侧入路组和背侧入路组桡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31)。3组尺偏角、掌倾角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1°±5.2°),(18.8°±3.5°),(18.2°±4.5°),F =2.227,P =0.109;(6.2°±5.3°),(8.1°±4.6°),(8.7°±5.8°),F =1.881,P =0.153;(11.60±1.04)周,(11.27±0.98)周,(11.40±1.13)周,F =0.810,P =0.450]。3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 Gartland-Werley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0±7.89)分,(8.70±7.41)分,(13.60±7.56)分,F =3.660,P =0.044];非手术组和掌侧入路组的 Gartland-Werley 评分均低于背侧入路组(P =0.046,P =0.011);非手术组和掌侧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68)。治疗后非手术组3例出现肌腱刺激征、2例出现正中神经损伤症状,掌侧入路组3例出现肌腱刺激征、3例出现正中神经损伤症状、3例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背侧入路组9例出现肌腱刺激征、1例出现正中神经损伤症状。3组正中神经损伤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68)。3组肌腱刺激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2,P =0.020);背侧入路组的发生率高于非手术组和掌侧入路组(χ2=5.455,P =0.010;χ2=4.921,P =0.007;α′=0.017);掌侧入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000)。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和经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C 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经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临床中可根据骨折情况和患者需求灵活选择。
推荐文章
二种方法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整复
手术治疗
并发症
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疗效观察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双钢板
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 C3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的护理
桡骨远端骨折
固定支架
锁定加压钢板
护理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AO分型A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桡骨远端骨折
石膏固定
夹板
手术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种方法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正骨 学科
关键词 桡骨骨折 正骨手法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回顾性研究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01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文刚 105 662 14.0 18.0
2 吴淮 58 340 10.0 14.0
3 刘欣 25 173 8.0 12.0
4 赵传喜 54 338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0)
共引文献  (158)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74)
二级引证文献  (126)
1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7)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5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9(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2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桡骨骨折
正骨手法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回顾性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正骨
月刊
1001-6015
41-1162/R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启明南路82号
36-12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23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1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