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植被恢复对水土流失区土壤有机碳固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法,以未治理地为对照,选取了2种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且分为表层和深层土壤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表层0cm-10cm土壤分别提高了566%和325%;马尾松林和板栗园表层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分别是未治理地的3.6倍和1.3倍;而深层土壤分别是未治理地的2.1倍和1.1倍;植被恢复后,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显著提高,且对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高于表层土壤.因此,植被恢复对于侵蚀退化地土壤有机碳的长期固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治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推荐文章
红壤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及土壤有机碳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土壤退化
植被恢复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稳定性
生态恢复对红壤侵蚀地土壤有机碳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颗粒态有机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碳分配模式
稳定性
土壤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土壤有机碳
土壤生物
稳定机制
降解性
团聚体
红壤侵蚀地马尾松林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库动态
红壤侵蚀地
马尾松
生态恢复
RothC模型
有机碳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侵蚀地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 学科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水土流失区 深层土壤 有机碳稳定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敬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29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被恢复
水土流失区
深层土壤
有机碳稳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
月刊
0429-8047
35-1085/S
16开
福州市鼓屏路183号省农业厅
34-36
194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2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4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