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人脐带和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MSCs)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性状的差异,为MSCs的临床应用提供选择依据。方法利用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脐带MSCs,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胎盘MSCs。传代培养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两种不同来源的MSCs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两者表面标志物表达的差异,通过细胞周期和群体倍增时间测定比较两者生长增殖能力,体外成骨和成脂诱导比较其分化能力。结果胎盘MSCs和脐带MSCs为贴壁生长、形态均一的成纤维样或长梭形外观,两种细胞均高表达CD90、CD105,不表达CD34、CD45、HLA-DR。胎盘MSCs的群体倍增时间为40.8 h,52.12%处于G0/G1期,脐带MSCs的群体倍增时间为39.5 h,57.50%处于G0/G1期,表明两者增殖能力旺盛,且无明显差异;两者在体外均可诱导分化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结论胎盘源MSCs具有与脐带源MSCs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两者均可作为临床治疗用细胞或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推荐文章
人胎盘源与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比较
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细胞
诱导分化
差异
人胎盘与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对比
组织工程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存复苏后的生物学特征
冻存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调节免疫
猫4种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脐带源和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来源期刊 军事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生物学标记 细胞周期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8-4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29.2
字数 35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44/j.issn.1674-9960.2015.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祖泽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3 1469 18.0 31.0
5 靳继德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22 69 5.0 7.0
6 刘洋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41 254 8.0 15.0
7 张宇 12 24 3.0 4.0
8 王洪一 18 57 5.0 6.0
9 李艳琪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3 1.0 1.0
10 姚尧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生物学标记
细胞周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军事医学
月刊
1674-9960
11-5950/R
大16开
北京太平路27号
82-757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3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59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