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空白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232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210例完成研究。对照组9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12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每次0.5袋,bid;摄入活菌量5×106 CFU·d-1。均连续治疗7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 NEC 发生率无明显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71,95% CI:0.196~1.134)。但将发生 NEC 及死亡的风险作为整体分析,治疗组该风险显著下降(RR:0.438,95% CI:0.196~0.978)。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早产儿有潜在的益处,可降低 NEC 风险。
推荐文章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
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观察及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
小肠结肠炎
护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影响因素
早期预防性应用益生菌对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响研究
婴儿,出生时低体重/并发症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病因学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预防和控制
@益生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12例
来源期刊 医药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0-35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75.3|R722.1
字数 32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yydb.2015.03.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磊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一科 105 388 10.0 16.0
2 赵林静 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32 113 6.0 9.0
3 石计朋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15 77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394)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4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4)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导报
月刊
1004-0781
42-1293/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医药导报》编辑部
38-17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59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667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