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大面积削痂植皮手术患者每搏量变异度( SVV)的影响. 方法 选择烧伤中心ICU行大面积削痂植皮手术的患者54例,ASAⅠ~Ⅱ级. 患者术前30 min 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 入室后面罩吸氧,接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 局部麻醉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连接FloTrac压力换能器、Vigileo持续心排量监护仪和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 MAP)、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 CI)、每搏量( SV)、每搏量指数( SVI)及SVV. 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双腔导管,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 CVP). 机械通气10 min后54例患者分为3组:容量通气模式(VC)组、压力通气模式(PC)组和压力调节容量控制模式(PCV)组. 记录麻醉诱导前(T0)、机械通气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手术结束(T4)时的MAP、心率(HR)、CO、CI、SV及SVI;记录机械通气后T1、T2、T3 及T4时的SVV、CVP、平均气道压( Pm)、峰压( Pi)、平台压( PL )及吸气最大流速( MF). 结果 3组患者各时点的MAP、HR、CI、CVP、Pm、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VC组、PCV组的SV值在各时点呈增加趋势,而PC组的SV呈下降趋势,VC组、PC组在T3 时点的SV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C组在T2、T3、T4 时的SVV、MF明显升高,与VC组、PC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V组在各时点SVV值虽高于VC组(P>0.05),VC组、PCV组在T2、T3、T4 时点M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VV能较准确地预测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下的烧伤手术患者对液体治疗的反应性,而在应用压力控制通气或容量保证压力调节通气模式时,SVV的准确性受到明显影响. 因此,在以SVV来评估心脏前负荷及指导烧伤患者的液体治疗时,应充分考虑通气模式这一影响因素.
推荐文章
每搏量变异度预测胸腔镜单肺通气患者液体反应性的价值研究
肺通气
胸腔镜
每搏输出量
潮气量
每搏量变异度
液体反应性
每搏量变异度在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休克,脓毒性
老年人
每搏量变异度
复苏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每搏量变异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关键词 机械通气方式 烧伤 每搏量变异度
年,卷(期) 2015,(1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74-287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91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1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机械通气方式
烧伤
每搏量变异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