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以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改造10a后的4种模式:纯杂交竹模式(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sis daii (CZ)、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杂交竹模式(BZQ)、柏木+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模式(BL)、柏木+杂交竹模式(BZ)为研究对象,纯柏(CB)为对照,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和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易氧化碳、水溶性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及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及其组分均下降,其中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易氧化碳含量下降幅度最小;0-1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占整个取样剖面的45.7%-64.4%,具有明显的表聚性.(2)不同模式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和土壤易氧化碳、水溶性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均为BZQ>BZ>CB>BL>CZ,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几种模式中,BZQ与CB相比,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土壤易氧化碳、水溶性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增幅分别为37.8%、33.5%、36.6%、52.5%和23.2%,表明BZQ模式在提高土壤有机碳方面作用最明显.(3)植物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大致表现为BZQ>BZ>CB>BL>CZ;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碳密度、易氧化碳、水溶性碳和微生物量碳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乔木层植物多样性不相关.
推荐文章
带状改造对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带状改造
人工柏木林
林分生长
植物多样性
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林灌草生物多样性研究
人工柏木林
植被结构
生物多样性
相关性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优势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其生态位
柏木
低效林
植物多样性
生态位
改造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改造模式植物多样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柏木 低效林 改造模式 土壤有机碳 植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67-2675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3071819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健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65 5775 40.0 62.0
2 李贤伟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166 2048 22.0 35.0
3 李平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37 664 16.0 25.0
4 范川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48 433 13.0 18.0
5 李凤汀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5)
共引文献  (417)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33)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28)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6(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柏木
低效林
改造模式
土壤有机碳
植物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