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单宽流量的增大,台阶式溢洪道的消能率逐渐降低,在大单宽流量下工程运行存在诸多问题.前人对台阶式溢洪道的研究重点多集中在台阶的尺寸、布置形式、流态等问题上,很少研究台阶本身的形式.为解决大单宽流量下台阶溢洪道的运行难题,提出了台阶形状在平面上呈“M”形的台阶溢洪道,并采用模型试验和三维紊流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M”形台阶溢洪道和传统矩形台阶溢洪道的消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大单宽流量下,“M”形台阶溢洪道较传统的矩形台阶溢洪道掺气更充分,台阶面上负压区很小,台阶面上形成多种尺度的漩涡,水流为三元流态,消能率更高.研究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和运行参考.
推荐文章
台阶式溢洪道消能效率经验公式对比分析
台阶消能
滑动流
消能效率
经验公式
运用实例
台阶式溢洪道的消能及其应用价值的探讨
台阶式溢洪道
消能
水利工程
台阶式溢洪道滑行水流消能特性研究
台阶式溢洪道
滑行水流
单宽流量
台阶高度
消能率
台阶式溢洪道滑行水流消能特性研究
台阶式溢洪道
相对消能率
线性关系
单宽流量
坡度
台阶高度
水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形台阶溢洪道的消能特性
来源期刊 水力发电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水力学 溢洪道 数值模拟 “M”形台阶 消能特性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102
页数 分类号 TV13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磊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19 709 16.0 22.0
2 刁明军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44 541 12.0 22.0
3 闫谨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4 22 3.0 4.0
4 朱润野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1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力学
溢洪道
数值模拟
“M”形台阶
消能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力发电学报
月刊
1003-1243
11-2241/TV
小16开
中国北京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6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71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