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节省线路走廊占地,直流接地极线路会部分与站外交流电源线路同塔共架或同走廊架设,2种架设方式均存在交流线路和直流接地极线路相互影响的问题.采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对接地极线路与35 kV交流线路同塔共架和接地极线路与330 kV交流线路同走廊架设条件下,交流线路和直流接地极线路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直流接地极线路与35 kV交流线路同杆共架时,35 kV交流线路在直流接地极线路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很小,最高感应电动势小于2kV,对直流系统不会造成影响;直流接地极线路在35 kV交流系统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远小于35 kV交流设备的绝缘水平,对35 kV交流系统的安全运行不会造成危害.直流接地极线路与330 kV交流线路同走廊架设时,330 kV交流线路在直流接地极线路上产生的最高感应电动势不大于18 kV,对直流接地极线路的安全运行不会造成危害.研究结果对保障交流线路和直流接地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基于ATP-EMTP的交直流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耐雷性能分析
交直流同塔
EMTP
改进电气几何模型
反击
绕击
同塔多回输电线路雷击同跳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同塔多回架设输电线路
雷击同时跳闸
雷电流波形
线路型避雷器
±500 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测试分析
±500 kV直流输电线路
同塔双回
电磁环境
测试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直流接地极线路与同塔或同走廊架设交流输电线路相互影响
来源期刊 电力建设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接地极线路 交流输电线路 同塔共架 线路走廊 电磁暂态计算程序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86
字数 38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229.2015.09.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翠霞 33 604 16.0 24.0
2 陈秀娟 18 266 9.0 16.0
3 夏潮 9 23 3.0 4.0
4 朱海宇 1 3 1.0 1.0
5 马振国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接地极线路
交流输电线路
同塔共架
线路走廊
电磁暂态计算程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力建设
月刊
1000-7229
11-2583/TM
大16开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技城国家电网办公区A座225
82-679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28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