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评估经胃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级(LA)-A级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明确对其行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性.方法 纳入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就诊的经胃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LA-A、LA B、LA-C级)患者,行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胃镜检查、活组织病理检查、24 h食管pH监测和PPI试验.根据24 h食管pH监测结果重新分组:组1为LA-A级,24 h食管pH监测结果提示DeMeester积分<14.7分,且症状指数<50%;组2为LA-A级,24 h食管pH监测结果提示DeMeester积分≥14.7分,或症状指数≥50%;组3为LA-B级和LA-C级.活组织病理检查包括基底细胞层占上皮层的比例、乳头延长占上皮层的比例、炎性反应细胞计数、乳头充血、乳头出血、乳头血管扩张和细胞间隙值.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共纳入15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其中LA-A级94例,LA-B级49例,LA C级12例.LA-A级组分别与LA-B级组和LA-C级组比较,年龄、性别构成、BMI、GerdQ评分≥8分者的比例、症状指数≥50%者的比例和PPI试验阳性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A-A级组的DeMeester积分中位数为22.1,低于LA-B级组(32.1)和LA-C级组(5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73,P=0.039;Z=7.210,P=0.007).155例患者中,87例(56.1%)的最主要症状为胃灼热和反流,88例(56.8%)的次主要症状为胃灼热和反流.组1与组2的细胞间隙值、炎性反应细胞计数、基底细胞层占上皮层的比例、乳头延长占上皮层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3的细胞间隙值和乳头延长占上皮层的比例中位数分别为(1.229 9±0.393 0)μm和59.1%,高于组1的(0.973 9±0.317 3)μm和5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56,P=0.002;Z=-2.051,P=0.040),而两组炎性反应细胞计数和基底细胞层占上皮层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1与组2和组3的乳头充血和乳头血管扩张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1的乳头出血发生率为27.6%(8/29),低于组2的49.2%(32/65)和组3的50.8% (31/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843,P=0.024;x2 =4.605,P=0.032).结论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结果,即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LA-A级,无需进一步行24 h食管pH监测及病理检查.
推荐文章
柴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反流性食管炎
柴平汤
经验方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反流性食管炎
雷贝拉唑肠溶片
莫沙比利分散片
经验方
潘妥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潘妥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胃酸
和中平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2例临床观察
反流性食管炎
和中平逆方
雷贝拉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流性食管炎A级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
来源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食管炎,消化性 食管pH监测 病理 洛杉矶分级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食管疾病专题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9-3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5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5.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丽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173 2582 26.0 41.0
2 薛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23 485 12.0 22.0
3 丁士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141 1812 23.0 36.0
4 王晔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44 509 12.0 21.0
5 闫秀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28 177 8.0 12.0
6 崔荣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31 477 12.0 21.0
7 陆京京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14 103 5.0 10.0
8 张贺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21 218 8.0 14.0
9 林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9 79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22)
二级引证文献  (74)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3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管炎,消化性
食管pH监测
病理
洛杉矶分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消化杂志
月刊
0254-1432
31-1367/R
16开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4-29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777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