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评估经胃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级(LA)-A级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明确对其行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性.方法 纳入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就诊的经胃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LA-A、LA B、LA-C级)患者,行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胃镜检查、活组织病理检查、24 h食管pH监测和PPI试验.根据24 h食管pH监测结果重新分组:组1为LA-A级,24 h食管pH监测结果提示DeMeester积分<14.7分,且症状指数<50%;组2为LA-A级,24 h食管pH监测结果提示DeMeester积分≥14.7分,或症状指数≥50%;组3为LA-B级和LA-C级.活组织病理检查包括基底细胞层占上皮层的比例、乳头延长占上皮层的比例、炎性反应细胞计数、乳头充血、乳头出血、乳头血管扩张和细胞间隙值.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共纳入15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其中LA-A级94例,LA-B级49例,LA C级12例.LA-A级组分别与LA-B级组和LA-C级组比较,年龄、性别构成、BMI、GerdQ评分≥8分者的比例、症状指数≥50%者的比例和PPI试验阳性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A-A级组的DeMeester积分中位数为22.1,低于LA-B级组(32.1)和LA-C级组(5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73,P=0.039;Z=7.210,P=0.007).155例患者中,87例(56.1%)的最主要症状为胃灼热和反流,88例(56.8%)的次主要症状为胃灼热和反流.组1与组2的细胞间隙值、炎性反应细胞计数、基底细胞层占上皮层的比例、乳头延长占上皮层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3的细胞间隙值和乳头延长占上皮层的比例中位数分别为(1.229 9±0.393 0)μm和59.1%,高于组1的(0.973 9±0.317 3)μm和5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56,P=0.002;Z=-2.051,P=0.040),而两组炎性反应细胞计数和基底细胞层占上皮层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1与组2和组3的乳头充血和乳头血管扩张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1的乳头出血发生率为27.6%(8/29),低于组2的49.2%(32/65)和组3的50.8% (31/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843,P=0.024;x2 =4.605,P=0.032).结论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结果,即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LA-A级,无需进一步行24 h食管pH监测及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