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1960—2010年实测水文资料,对黄河内蒙古段西柳沟流域近期水沙关系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1990—2010年与1960—1989年相比,流域年降水量增大,但暴雨有所减少;来水来沙具有水少沙多、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度不均等特点;流域最大1 d降雨对产流产沙的影响很大,洪水期降雨产洪变化率指数为0.525 7~2.683 8,降雨产沙变化率指数为0.613 6~2.136 3;流域高含沙水流的侵蚀产沙作用非常强烈,洪水泥沙关系式的幂指数约为1.0,场次洪水多年平均含沙量为612.6 kg/m3. 同时,给出了西柳沟流域形成沙坝淤堵黄河干流的暴雨洪水泥沙阈值.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吕二沟流域水沙关系变化分析
降水
次洪水事件
径流
输沙
水沙关系
水土保持
降水和土地利用变化对罗玉沟流域水沙关系的影响
降水
土地利用
水沙关系
罗玉沟流域
内蒙古西柳沟入河口流路变迁分析
流路
泥沙淤积
洪水
黄河干流
西柳沟
内蒙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柳沟流域近期水沙关系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水沙关系 暴雨洪水 高含沙水流 降水量 西柳沟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泥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P333
字数 58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5.1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冉大川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25 405 9.0 19.0
2 董飞飞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25 105 7.0 8.0
3 焦鹏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17 116 7.0 10.0
4 张攀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25 113 7.0 9.0
5 张栋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14 84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沙关系
暴雨洪水
高含沙水流
降水量
西柳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