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白鹤滩坝址区河谷地应力场演化规律,利用二维离散元程序( UDEC),在考虑河谷的不对称发育情况下模拟了地应力场演化过程,初步分析了地应力场的基本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谷底出现高应力包现象,深度约130 m左右,应力集中明显,最大主应力量值约为28~34 MPa;谷坡地应力带状分布明显,分为应力松弛区和原岩应力区,其中左岸应力松弛区水平深度约200 m,右岸则为120 m左右。此外,进一步分析了河谷地应力场不对称发育的演化机制,认为白鹤滩河谷演化发育是地应力场不对称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对称河谷的演化发育是河谷下切、滑坡体堆积和谷底迁移三个阶段循环往复的过程。
推荐文章
白鹤滩水电站初始地应力场研究分析
初始地应力场
反演
地质构造
神经网络
拉西瓦工程河谷区高地应力场反演与形成机理
拉西瓦水电工程
河谷
高地应力场
反演
形成机理
某深切峡谷地应力场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深切峡谷
地应力场
有限元模拟
空间分布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鹤滩坝址区不对称河谷地应力场演化规律分析
来源期刊 人民长江 学科
关键词 河谷 不对称发育 地应力 离散元法 白鹤滩水电站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2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5.04.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6)
共引文献  (136)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谷
不对称发育
地应力
离散元法
白鹤滩水电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长江
月刊
1001-4179
42-1202/TV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38-22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71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54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