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行为干预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2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维持药物治疗(原则上首选口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利培酮等来维持治疗,但视病情需要可适当选用典型抗精神病药处理)及常规院内管理(常规临床护理,定时吃药,规律饮食及作息),3个月为1个疗程;研究组在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服药治疗2周后(治疗同对照组),辅以系统行为干预措施:示教为45 min·次-1,2次·周-1,实践活动根据患者院内生活内容每天开展时间不少于2 h,3个月为1个疗程。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分别在系统行为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前 BPRS、ADL、SS-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在治疗3个月后BPRS、ADL、SSS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系统行为干预不仅可以加强药物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可改善其阴性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整体社会功能。
推荐文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
疗效
危险因素
家庭护理干预对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病人疗效的影响
儿童精神分裂症
家庭护理干预
疗效
围住院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行为的分析与干预
精神分裂症
围住院期
自杀行为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行为治疗
精神分裂症
行为治疗
康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系统行为干预对流浪者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实用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系统行为干预 精神分裂症 流浪人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内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9.3
字数 23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64/j.cnki.lcsy.2015.04.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惠鹏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二科 10 44 4.0 6.0
2 石立彬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二科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系统行为干预
精神分裂症
流浪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临床医学
月刊
1009-8194
36-1242/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
44-11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16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