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内生真菌与植物所形成的共生体普遍存在于冷季禾草中,共生体有利于提高宿主植物的生物和非生物抗性。虽然目前研究者们已对禾草内生真菌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尚未发现对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披碱草属植物无性世代 Neotyphodium 内生真菌培养特征的研究。本研究从中国西北地区分离出15株来自不同地理种群披碱草属植物无性世代 Neotyphodium 内生真菌。通过分离培养,测定了这15株无性世代 Neotyphodium 内生真菌的菌落生长速度,结果显示,这15株无性世代 Neotyphodium 内生真菌菌落的平均生长速度为(0.41~0.85)mm/d,且生长速度与海拔具有相关性。分布在海拔低于3000 m 的无性世代 Neotyphodium 内生真菌的菌落生长速度比生长于海拔高于3000 m 菌落的生长速度快。观察菌落发现,分布在海拔高于3000 m 的菌落正面特征较为一致,而分布在海拔低于3000 m 的菌落正面特征出现不同。另外,通过多基因联合建树发现,分布在海拔高于3000 m 的无性世代 Neotyphodium 内生真菌聚在一个分支,而分布在海拔低于3000 m 的无性世代 Neotyphodium 内生真菌呈现星状分布。由于目前尚未对中国西北地区披碱草属植物无性世代 Neotyphodium 内生真菌命名。因此,希望本研究结果能为该菌的命名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披碱草属真菌病害研究进展
披碱草
病害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中国西北地区水汽的平流输送和辐合输送
水汽输送
中国
西北地区
华北地区
青藏高原
平流输送
辐合输送
西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珍稀濒危植物
保护
西北
西北地区东部中低层大气的 水汽输送特征
西北地区
水汽输送
水汽通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西北地区披碱草属植物所带内生真菌的培养特征
来源期刊 草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披碱草 菌落 多样性 系统发育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7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86/cyxb20144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南志标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42 457 13.0 19.0
2 田沛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10 51 4.0 6.0
3 宋辉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生真菌
披碱草
菌落
多样性
系统发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业学报
月刊
1004-5759
62-1105/S
大16开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兰州市61号信箱)
54-8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13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