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究近距离煤层同采时上煤层对下煤层的影响,以芦沟煤矿平均间距5.32 m的10号和11号两近距离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错距理论和采场岩层断裂运移规律,建立了底板受力模型,对上煤层回采后地板应力分布、破坏范围和合理的布置方式、错距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煤层工作面采场的稳压区内顶板稳定,没有冲击动压作用,安全性好,是合理的布置位置.在上煤层开采超前支撑压力和支架支撑作用下,下层煤工作面前方产生集中应力,使得煤层和顶板发生裂隙的扩展和联合,最终发生破坏.10号煤开采时,对底板的扰动破坏长度为40.95 m,破坏最大深度为10.97 m,即工作面布置错距应该大于40.95 m.现场工程应用,两工作面错距为42 m,实测得到液压支架载荷均衡,矿压显现缓和,说明布置合理.
推荐文章
近距离煤层下行式开采巷道布置及支护方法探究
煤层群
采空区
数值模拟
矿压观测
极近距离老空水下薄煤层联合开采探测研究
老空水
联合开采
安全性评价
点安全度
近距离煤层开采矿压及覆岩运动规律研究
近距离煤层
矿压显现
巷道布置
支护
近距离煤层层间基本顶损伤及破断规律研究
近距离煤层
损伤基本顶
损伤量
分类
破断长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距离煤层开采矿压规律和布置方式研究
来源期刊 能源技术与管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同采工作面 开采破坏 理论分析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矿业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5,9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D323
字数 20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943.2015.05.03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距离煤层
同采工作面
开采破坏
理论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能源技术与管理
双月刊
1672-9943
32-1735/TD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1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