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详细调查柴达木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下水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盆地内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性强的区域为那棱格勒河、格尔木河及塔塔棱河三大流域的补给径流区,地下水系统处于良好可利用状况,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没有问题;其余各流域的山前补给径流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性为一般—较强,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已经发生一些问题或较严重问题;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性较弱区分布于各流域排泄区绿洲带内;盆地中心区排泄区和各流域咸卤水分布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性弱,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已经发生很严重的问题。
推荐文章
柴达木盆地生态植被的地下水阈值
柴达木盆地
生态植被
地下水阈值
水位埋深
TDS
柴达木盆地生态建设的思考
生态建设
重点生态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现状及对策
柴达木盆地
小麦
现状
对策
柴达木盆地南缘诺木洪地区水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分布规律
水平分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达木盆地地下水功能评价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地下水功能 资源功能 生态功能 地质环境功能 层次分析法 柴达木盆地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水环境与水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1,7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213.4
字数 49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5.07.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勇 55 515 12.0 21.0
10 祁永前 4 10 2.0 3.0
14 张健健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下水功能
资源功能
生态功能
地质环境功能
层次分析法
柴达木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