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硅功能化石墨烯(硅化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一旦发生分层或粉化等损伤现象,会严重地降低材料的电子输运能力和储锂容量,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要求负极材料具有较强的力学可靠性。考虑到传统分子动力学方法的模拟尺度很难达到硅化烯负极材料的真实尺度,首先采用Tersoff 势函数和Lennard-Jones 势函数建立了多种硅化烯的全原子数值模型,计算材料的各种弹性模量和吸附能;然后采用珠子-弹簧结构,根据力学平衡条件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全原子模型的计算结果,建立了硅化烯粗粒模型及其系统的能量方程;最后,通过对比石墨烯粗粒模型与其全原子模型的拉伸性能,验证了硅化烯粗粒模型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功能化石墨烯掺杂熔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熔盐
功能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熔点
热分解温度
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吸附铀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
复合材料
吸附
微观结构
功能化石墨烯改性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微观表征及性能
复合材料
双马来酰亚胺
石墨烯
氧化
力学性能
介电常数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改性双马树脂及其复合材料
双马来酰亚胺
碳纤维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硅功能化石墨烯负极材料的粗粒模型?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硅功能化石墨烯 粗粒模型 分子动力学 损伤
年,卷(期) 2015,(14) 所属期刊栏目 原子和分子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101-1-143101-8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4.1431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鹏飞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93 897 21.0 25.0
2 戴瑛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38 350 11.0 17.0
3 吴艾辉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14 171 7.0 13.0
4 惠治鑫 宁夏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19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功能化石墨烯
粗粒模型
分子动力学
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Ningxia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202.201.112.98/research/main/news_view.asp?newsid=158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