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利用雷达散射计进行海洋表面流直接测量的可行性,本文对传统雷达散射计系统参数进行了改进,推导了相关系数模型及去相关因素的表示形式,给出了相位误差模型,并建立了利用雷达散射计进行海洋表面流直接测量的端到端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风速大于5m/s的海况条件下,顺轨向和交轨向速度分量标准差可达0.lm/s以下.风速大于7m/s时,可用于海洋表面流反演的刈幅范围大于散射计刈幅宽度的40%.新型散射计的风单元传递误差无论是在低风速还是在高风速条件下均优于扇形波束扫描散射计的风单元传递误差.
推荐文章
海洋二号卫星微波散射计自然扩展目标在轨定标
海洋二号卫星
微波散射计
在轨定标
自然扩展目标
指向角偏差
星载微波散射计两种体制的比较
扇形波束
笔形波束
风场反演
散射计
双波段扇形波束圆锥扫描星载微波散射计系统设计
微波散射计
工作原理
总体方案
关键技术
性能评估
使用波束分解算法分析海洋表面电磁散射
海洋表面
微波散射
波束分解算法
并行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笔形波束扫描雷达散射计的海洋表面流测量
来源期刊 电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散射计 海洋表面流 相关系数模型 相位误差模型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通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0-120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732.1
字数 32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372-2112.2015.06.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晓龙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微波遥感重点实验室 44 344 10.0 17.0
2 朱迪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微波遥感重点实验室 17 106 4.0 10.0
3 鲍青柳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微波遥感重点实验室 2 7 2.0 2.0
7 徐星欧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微波遥感重点实验室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散射计
海洋表面流
相关系数模型
相位误差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学报
月刊
0372-2112
11-2087/TN
大16开
北京165信箱
2-891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8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065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