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实现高分辨率全天候对地观测,充分利用了长焦距、大孔径空间光学系统的特点,设计了可见、红外共孔径光学系统.系统由可见光光学系统和红外子系统组成,视场角1.3°×0.1°,便于共光路同时推扫成像.可见光光学系统采用同轴三反结构,谱段0.38~0.78 μm,焦距25 m,F数10,具有中间像面和实际出瞳,便于抑制杂散光.在可见光光学系统出瞳附近分光并以红外子系统与之承接,形成共孔径红外光学系统,谱段8~10.5 μm,焦距4m,F数1.6.优化后,双波段像质均接近衍射极限,满足设计指标且全系统结构紧凑.进行了公差分析,并通过蒙特卡罗方法验证了公差分配的结果满足静态传递函数优于0.2的设计要求.
推荐文章
用于空间的三反射镜光学系统设计
空间光学
三反射镜
光学系统
优化设计
国外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系统发展综述
地球静止轨道
高分辨率
光学成像技术体制
商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及平台技术分析
商用遥感卫星卫星平台
光学遥感
高分辨率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高分辨率
双视场
光学系统
冷反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分辨率共孔径同轴三反光学系统
来源期刊 中国激光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共孔径同轴三反光学系统 像质评价 公差分析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光学设计与制造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2-308
页数 7页 分类号 O43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CJL201542.111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建岳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27 1431 23.0 31.0
2 陈哲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37 406 12.0 19.0
3 陈长征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40 351 11.0 17.0
4 张星祥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53 504 14.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学设计
共孔径同轴三反光学系统
像质评价
公差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激光
月刊
0258-7025
31-1339/TN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上海800-211邮政信箱
4-20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9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05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