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83例儿童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部分患者。结果183例患者中,色素性荨麻疹136例(74.3%),肥大细胞瘤43例(23.5%),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4例(2.2%);生后2岁内发病者179例(97.8%)。43例肥大细胞瘤患者中出生即发病者21例(48.8%),出生后至6个月发病者17例(39.5%),136例色素性荨麻疹患者中出生即发病者35例(25.7%),出生至6个月发病者78例(57.3%)。伴随症状记录详细的33例患者中,10例出现伴随症状,其中9例为潮红发作。对45例患者随访3~6年(平均4年),色素性荨麻疹患者1例于11岁时皮损完全消退,18例皮损部分消退;肥大细胞瘤患者1例皮损于8岁时完全消退,7例行皮肤活检后1年内皮损消退。口服抗组胺药可控制患者潮红、风团及水疱等症状;口服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患儿反复发生的泛发水疱、大疱。结论儿童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以色素性荨麻疹最常见,其次为肥大细胞瘤。肥大细胞瘤多于出生即发病,而色素性荨麻疹以出生后至6个月发病多见。口服抗组胺药可控制介质释放相关症状。严重的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
推荐文章
儿童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分析
肥大细胞增生症
色素性荨麻疹
肥大细胞瘤
皮肤
临床病理分析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
临床特点
病理
误诊
结节型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2例
肥大细胞增生症
结节型
以大疱为主要表现的儿童肥大细胞增生症12例分析
肥大细胞增生症
播散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大疱
Darier征
病理检查
抗组胺药
糖皮质激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83例儿童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临床及预后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肥大细胞增生症,皮肤 色素性荨麻疹 肥大细胞瘤,皮肤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9-54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2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5.0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 152 595 12.0 18.0
2 张立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 106 437 11.0 15.0
3 张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 22 110 6.0 10.0
4 孙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 8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肥大细胞增生症,皮肤
色素性荨麻疹
肥大细胞瘤,皮肤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
月刊
0412-4030
32-1138/R
大16开
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28-3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61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522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