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的外源性复合酶制剂对体外瘤胃发酵以及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体外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在培养底物中添加0(对照)、0.5、1.0和2.0 g/kg的复合酶制剂,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48 h,测定底物的营养物质降解率、微生物蛋白( MCP)产量及体外发酵参数. 动物试验利用高产荷斯坦奶牛开展,选择80头产奶量和泌乳天数接近的经产奶牛,分为4组,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相同胎次的牛随机分配到各组中,分别饲喂0(对照)、10、20和40 g/(头·d)的复合酶制剂,试验期56 d. 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底物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体外48 h总产气量、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和各挥发性脂肪酸( VFA)含量(除异戊酸含量外)没有显著影响( P>0.05) ,但显著影响发酵液pH( P=0.04). 随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增加,乙酸含量呈线性增加的趋势(P=0.10),丁酸含量呈线性下降的趋势(P=0.07). 复合酶制剂的添加显著提高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 P<0.01) ,而且发酵液MCP产量随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7). 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 P>0.05) ,但40 g/(头·d)组产奶量和4%校正乳产量在数值上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4和2.6 kg/(头·d). 除非脂固形物率外,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乳成分含量及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P>0.05) ,但10 g/(头·d)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在数值上最高,分别比对照组高0.25和0.01个百分点,且该组奶牛的非脂固形物率显著高于其他组( P=0.04). 由以上2部分试验结果可见,添加外源性复合酶制剂会影响体外瘤胃发酵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并潜在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含量,且与复合酶制剂的添加量有关,综合考虑,推荐饲喂量为10 g/(头·d).
推荐文章
复合酶制剂对瘤胃发酵及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复合酶制剂
体外瘤胃发酵
产奶量
乳品质
奶牛
复合酶制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复合酶制剂
泌乳奶牛
产奶量
乳脂率
产奶性能
复合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复合酶制剂
泌乳奶牛
瘤胃发酵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生产性能
复合酶制剂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复合酶制剂
奶牛
产奶量
乳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源性复合酶制剂对体外瘤胃发酵及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酶制剂 体外瘤胃发酵 产奶性能 奶牛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11-29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S816.7|S823
字数 68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15.09.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刁其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386 4308 35.0 48.0
2 李艳玲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2 45 4.0 6.0
3 柴建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12 171 8.0 12.0
4 张民 6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3)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酶制剂
体外瘤胃发酵
产奶性能
奶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营养学报
月刊
1006-267X
11-546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57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