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津医药       
摘要:
目的:通过动态心脏和冠状动脉体模,评价高清扫描(HD)和能谱成像(GSI)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径的显示能力。方法将5支不同规格的冠状动脉支架置于心脏动态体模(心率设定为60次/min)制成冠状动脉支架模型。分别进行HD、GSI和标准(S)扫描3种冠状动脉CT造影(CCTA)扫描方式。数据传输至AW工作站,分别对HD图像、60~140 keV的9组单能量图像和S图像进行后处理和指标测量,包括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支架内径显示值和显示率。比较3种扫描模式的差别和一致性。结果3种扫描模式的SNR值存在差别(P<0.05),而CNR值的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的支架内径显示率(0.85±0.06)明显高于其他2种扫描模式(GSI为0.40±0.16、0.48±0.13、0.50±0.14、0.51±0.13、0.45±0.05、0.52±0.13、0.53±0.13、0.53±0.13、0.53±0.13,S为0.53±0.14,均P<0.05)。HD扫描模式的内径最接近支架实际的内径。结论心率60次/min时,3种扫描模式客观评价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别;HD模式对于支架的内径显示率明显高于GSI和S模式,其结果与支架实际内径之间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推荐文章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研究
冠状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评价
体层摄影术,X射线计算机
支架内再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成像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对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影响观察
冠状动脉钙化斑块
CTA
冠状动脉狭窄
钙化积分和容积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冠心病,支架
再狭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清和能谱扫描对冠状动脉支架成像准确性的体模研究
来源期刊 天津医药 学科
关键词 支架 CT冠状动脉造影 高清扫描 能谱成像 晕染效应 线束硬化伪影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诊断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6-399,4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816.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58/j.issn.0253-9896.2015.04.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5)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支架
CT冠状动脉造影
高清扫描
能谱成像
晕染效应
线束硬化伪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医药
月刊
0253-9896
12-1116/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6号D座《天津医药》编辑部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