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罐斑诊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在数据库中检索与罐斑有关的文献,其大多数都是对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从现代医学角度对罐斑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阻碍了罐诊的进一步发展,可从两个角度对罐诊进行实验研究.可以在中医辨证、已知患者机体证型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证型、微循环血液成分、罐斑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还可以运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对局部微循环进行监测,观察反复多次拔罐对拔罐局部微循环的影响,为多次拔罐可改善局部的微循环提供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关于罐斑研究方法的思路解析
罐斑
罐印
罐诊
研究方法
中医对黄斑部疾病的认识
黄斑部疾病
中医
古代文献
现代期刊
研究
提高对肾上腺疾病的认识
肾上腺
意外瘤
醛固酮增多症
血浆ACTH
MR对超声难诊断少见胎儿疾病的诊断价值
胎儿
中枢神经系统
磁共振成像
超声
异常疾病
诊断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罐斑诊断疾病法”的认识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罐斑诊断疾病法” 罐斑 罐印 罐诊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思考与探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9-230
页数 分类号 R2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5.02.009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义 462 3501 27.0 39.0
2 崔瑞 5 52 4.0 5.0
3 李迎红 6 3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罐斑诊断疾病法”
罐斑
罐印
罐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