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关于中医理论中“水”的概念,自古以来并没有明确的限定,故笔者通过对中医古籍文献的梳理和归纳总结,明晰了不同层次、不同范畴“水”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水液代谢病理产物“水、湿、痰、饮”内涵的区分和界定;同时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为切入点,主要介绍了“水、湿、痰、饮”分别为病不同分型的病种与特征,进而阐述了“水、湿、痰、饮”共同为病的治疗原则;最后深入浅出地辨析了“水、湿、痰、饮”分别为病的治疗方法.期望通过笔者较完整的阐述,加深对“中医之水”内涵的正确理解,这将有助于完善其理论研究和指导临床应用.
推荐文章
痰、饮、水、湿澄源
湿
内经
张仲景
祛痰法的概念诠释
祛痰法
概念诠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诠释“中医之水”——水、湿、痰、饮的内涵及治疗理论
来源期刊 世界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医之水 水湿痰饮 内涵 治疗理论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973专题——基于利水功效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3-181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8
字数 92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15.1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匡海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14 1687 23.0 32.0
2 刘树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 267 2014 23.0 31.0
3 卢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67 507 11.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7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医之水
水湿痰饮
内涵
治疗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医药
半月刊
1673-7202
11-5529/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80-596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83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