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2012年夏季,研究人员对蒙古高原长约1100km的乌兰巴托—锡林浩特草地样带开展考察,获取了46个样地的物种数量、地上生物量等数据;基于全球GHCN(全球历史气象网络)数据集,提取了样带夏季(6-8月)月均温度和降水总量;继而根据自然地理和行政区边界,将草地样带大致分成北部(蒙古国乌兰巴托—蒙古国艾日格)、中部(蒙古国艾日格—中国苏尼特左旗)和南部(中国苏尼特左旗—中国锡林浩特),开展了分析.研究表明:(1)样带夏季平均温度的空间分布形态呈现明显的倒“U”型分布,南北两端温度较低,中部温度较高;夏季降水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则与之相反,呈现南北两端降水量较高,中部降水量较低的正“U”型分布;(2)样带上植物物种数量、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形态均呈现正“U”型分布,即在生态景观类型为典型温性草原的样带南部和北部地区,其生物多样性、地上生物量明显好于呈现为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荒漠景观的样带中部地区.(3)相关分析体现了大尺度(高原样带尺度)上植被特征与水热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植物物种数量、地上生物量与夏季月均温度均呈现负相关,而与夏季降水总量则呈现正相关关系.(4)偏相关分析反映了局地小尺度上植被特征与水热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温度和降水要素对于植物物种数量、地上生物量均呈现正相关.
推荐文章
锡林浩特草原大针茅返青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返青
气象因子
大针茅
典型草原区
锡林浩特市草地载畜量及草畜平衡分析
载畜量
草畜平衡
GRAZFEED模型
锡林浩特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评价
园林树种
调查
评估
内蒙古锡林浩特
基于SEBAL模型的锡林浩特蒸散量反演研究
SEBAL模型
蒸散量
TM影像
反演
锡林浩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兰巴托—锡林浩特样带草地植被特征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蒙古高原 草地样带 植被特征 环境因子 相关分析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58-3266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3080920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纪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81 13318 65.0 112.0
2 甄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95 3231 30.0 55.0
3 胡云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70 1446 23.0 36.0
4 毕力格吉夫 6 6 1.0 2.0
5 巴图娜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3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2)
共引文献  (1235)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4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7(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8(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9(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0(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2(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3(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4(4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5(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6(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蒙古高原
草地样带
植被特征
环境因子
相关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