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化痰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控制血压、血糖、调脂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健脾化痰定眩饮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疗程2周。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结论:自拟健脾化痰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取得良好的疗效。
推荐文章
天麻钩藤饮加味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作用的观察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天麻钩藤饮加味
倍他司汀注射液
健脾升清降浊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健脾升清降浊法
后循环
缺血性眩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拟健脾化痰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陕西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眩晕/中西医结合疗法 健脾化痰定眩饮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8-15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55.3
字数 20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晓华 8 103 5.0 8.0
2 朱颖玲 6 52 5.0 6.0
3 潘平雷 3 1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81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眩晕/中西医结合疗法
健脾化痰定眩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中医
月刊
1000-7369
61-1105/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0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