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查明不同煤储层渗透率条件下煤层气井极限产气量,保障煤层气井持续稳定高产,根据煤储层几何模型、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关系及气体试井、渗流理论,结合实验室测试,构建了不同煤储层渗透率条件下煤层气直井极限产气量的数学模型.柿庄区块勘探开发资料的验证结果表明:当极限产气量与产气高峰的平均产气量接近时,产气控制合理,稳产期能够保持持续、高产;其他条件相同时,极限产气量随渗透率增加呈乘幂型增加,随单相水流阶段产水时间的延长呈指数型增加;煤储层渗透率相对较低时,尽量延长单相水流阶段的排采时间是提高煤层气井产气量的一项关键措施.
推荐文章
单一煤储层煤层气直井合理日产气量的确定
煤层气
日产气量
渗透率
临储压力比
沁水盆地
澳大利亚H区块中煤阶煤层气储层评价
煤层气
储层特征
含气量
等温吸附
含气饱和度
储层评价
澳大利亚
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
煤成气
煤分析
测井
参数
孔隙度
评价
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煤储层评价
煤储层
描述参数与规范
评价内容
评价原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煤储层渗透率下煤层气直井极限产气量的确定
来源期刊 煤炭科学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煤层气 渗透率 极限产气量 启动压力梯度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煤层气开发成果特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5
页数 分类号 P618.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199/j.cnki.cst.2015.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海洋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3 20 3.0 3.0
2 朱阳稳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8)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层气
渗透率
极限产气量
启动压力梯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科学技术
月刊
0253-2336
11-2402/TD
大16开
北京和平里青年沟路5号
80-337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1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10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