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建立弓形虫生殖毒性妊娠期小鼠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妊娠期ICR小鼠随机分为孕早期感染组、孕晚期感染组及相应对照组,孕早期和孕晚期感染组小鼠再分别分为3小组,分别以灌胃方式感染弓形虫PRU株包囊10、20及40个,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不良妊娠结局及产仔数量。结果:弓形虫PRU株感染数量为10个包囊时,孕早期感染组孕鼠的死亡率为36.36%,出现阴道流血、流产、早产等现象,不良妊娠结局高达85.7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感染20包囊和40包囊时,孕早期感染组孕鼠的死亡率高达50%和100%;孕晚期感染组孕鼠在妊娠期发病不明显,产仔鼠数量较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用10个PRU株包囊灌胃能建立妊娠期弓形虫感染小鼠动物模型,为研究弓形虫PRU株所致生殖毒性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PRU株弓形虫包囊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弓形虫
包囊
小鼠模型
弓形虫垂直传播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雌激素类
弓形虫病
疾病传播,垂直
小鼠
妊娠
模型,动物
经口感染弓形虫垂直传播小鼠模型的建立
弓形虫病
疾病传播,垂直
小鼠
妊娠
疾病模型,动物
黄芪青蒿汤治疗妊娠期弓形虫感染70例
弓形虫感染
妊娠期
黄芪青蒿汤
疗效观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弓形虫PRU株感染妊娠期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贵阳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弓形虫病,动物 感染 模型,动物 小鼠,近交ICR 妊娠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7-259,2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82.33|R531.8
字数 25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正蓉 贵阳医学院附院临检科 19 141 6.0 11.0
2 程树强 贵阳医学院附院临检科 9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弓形虫病,动物
感染
模型,动物
小鼠,近交ICR
妊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2707
52-1164/R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9号
66-4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2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99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