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小儿持续性咳嗽的诊断思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128例持续性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治疗 A 组、治疗 B 组、治疗 C 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治疗 A 组、B 组、C 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奥美拉唑,1周为1疗程,共2疗程。对治疗后4组患儿的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 A 组、B 组、C 组治疗2个疗程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 A 组、B 组、C 组咳嗽缓解的时间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 A 组、B 组咳嗽缓解的时间明显少于 C 组(P <0.05);治疗 A 组 与 治疗 C 组咯痰缓解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B 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 A 组、B 组肺纹理增粗、肺部闻及啰音缓解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持续性咳嗽的诊治中,可首先考虑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其次是胃食管反流病等有诱发哮喘或伴随哮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