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以煤系高岭土为硅源,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硅酸锂吸附剂.采用 X 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表征和分析了样品的结构特征和形貌特征,并使用差热-热重联用分析仪研究了硅酸锂吸附 CO2 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市售-SiO2 为硅源制备的硅酸锂相比,高岭土-硅酸锂在较低温度下有明显的吸附 CO2 优势;采用浸渍沉淀法可成功制备出纯度较高的硅酸锂,最大吸附量为 35.7%(704℃)(文中吸附量均为质量分数),高出固相法 5.9%;采用双指数模型对硅酸锂吸附 CO2 进行动力学分析,温度低于 600℃时,表面化学反应过程是整个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高于 650℃,锂迁移成为控制步骤.在吸附 CO2 的过程中,浸渍沉淀法制备的样品锂迁移速率是固相法的 1.5~2.2 倍,低于 650℃时的吸附,浸渍沉淀法的样品表面化学反应速率皆高于固相法.
推荐文章
纳米钙基CO2吸附剂反应吸附与分解动力学
氧化钙
CO2吸附剂
纳米CaCO3
吸附动力学
分解动力学
钙基吸附剂循环捕获CO2反应动力学研究
钙基吸附剂
前驱体
CO2捕集
动力学分析
活化后钾改性正硅酸锂吸附CO2的性能评价及动力学研究
CO2捕集
钾改性正硅酸锂
双指数模型
吸附动力学
活化
硅酸锂吸附CO2的特性研究
硅酸锂
CO2吸附
CO2分离
循环稳定性
双壳机理
温室气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岭土-硅酸锂的制备及其吸附 CO2 动力学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高岭土 正硅酸锂 浸渍沉淀法 二氧化碳 动力学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和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12-371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Q170.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5089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彤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27 164 7.0 11.0
2 谢洪燕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3 5 1.0 2.0
3 李玉龙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3 3 1.0 1.0
4 高挪挪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7)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岭土
正硅酸锂
浸渍沉淀法
二氧化碳
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