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迅猛发展,包括杂草化在内的一系列生态风险评估和研究尤为重要。文章中系统评价抗旱转基因小麦MGX-L大面积推广种植可能带来的演化为杂草的生态风险,为转基因抗旱小麦的环境安全评价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比较荒地和栽培地上抗旱转基因小麦、受体小麦和当地常规品种的农艺性状,评价转基因小麦的生存竞争能力;并比较荒地上生存的转基因小麦与受体的繁殖系数,评价转基因小麦群体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比较转基因小麦和受体品种的自生苗比率、种子落粒性、及深埋和浅埋地下种子萌发情况,评价转基因小麦的自然延续能力。比较转基因小麦和受体品种的花粉活力、花粉大小和花粉育性,评价转基因小麦的自然繁育能力。综合分析以上各项评价结果,评价抗旱转基因小麦演变为杂草的可能性。【结果】转基因小麦在栽培地上种植,其株高、总穗数和穗粒数与受体品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而转基因小麦的产量、千粒重显著高于受体品种。但和其他非转基因当地主栽小麦品种相比,或没有显著差异,或低于其他非转基因小麦品种,因此,转基因小麦与其非转基因小麦对照相似,在栽培地种植没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在荒地环境下,转基因小麦生存竞争能力和受体品种没有显著差异。在荒地上种植且成熟的转基因小麦,单位面积内收获的总籽粒数少于上一年种下的种子粒数,其繁殖系数低于1。转基因小麦群体不可能在野外环境中自然维持下去。转基因小麦种子的落粒性和产生自生苗比率与受体品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深埋20 cm以下土层的转基因小麦和受体品种的种子全部腐烂;浅埋3 cm土层的转基因小麦和受体品种的种子或者腐烂或者出苗,没有发现未萌发且保存完好能够保持活力继续发芽的种子,二者的种子腐烂或出苗的比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转基因小麦和受体品种种子的延续能力低且无显著差异。【结论】转基因抗旱小麦MGX-L与其受体对照品种济麦22及其他非转基因当地主栽品种相似,耐旱性状的引入不会增加小麦的杂草化潜势。
推荐文章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的组培特性和转基因受体选择
组织培养
转基因植物
小麦育种
资源
条锈病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片光合功能及光合功能蛋白D1表达的影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条锈病
光合作用
电子传递
PSII
D1蛋白
TaMyb2-Ⅱ基因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及其近缘种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TaMyb2-Ⅱ
单核苷酸多态性
普通小麦
近缘种
抗旱性
外源基因导入改良小麦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小麦
抗旱性
遗传改良
外源基因
近缘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旱转基因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杂草性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抗旱转基因小麦 杂草性 安全性评价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96-2107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1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新海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63 2374 24.0 48.0
2 张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41 354 9.0 18.0
3 徐兆师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6 24 3.0 4.0
4 胡正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4 229 6.0 14.0
5 姜奇彦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2 145 6.0 12.0
6 马有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7 618 14.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117)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旱转基因小麦
杂草性
安全性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