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鼠的早期作用机制,将健康鼠随机分成3组,建立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鼠模型后,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感染RH株与感染PLK株的弓形虫小鼠血清中IL-6、TNF-α的结果相比较,2种毒株的模型组于感染后的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在48和24 h达到峰值,而后呈现下降趋势,但感染RH株的模型组表达量在12~60 h比感染PLK株更高;2种毒株的试验组(桦褐孔菌多糖治疗)于12~60 h期间IL-6、TNF-α的值均一直高于阴性组,低于模型组.说明感染RH株弓形虫小白鼠与感染PLK株弓形虫小白鼠相比较更能刺激其血清中IL-6、TNF-α的过度表达,桦褐孔菌多糖能调节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鼠IL-6、TNF-α的表达.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多糖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抗弓形虫的目的.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桦褐孔菌多糖治疗弓形虫感染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来源期刊 畜牧与兽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桦褐孔菌多糖 弓形虫 RH株 PLK株 细胞因子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疾病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65.1
字数 31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鞠玉琳 延边大学农学院 59 365 11.0 15.0
2 姚琳 延边大学农学院 16 5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桦褐孔菌多糖
弓形虫
RH株
PLK株
细胞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与兽医
月刊
0529-5130
32-1192/S
大16开
南京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内
28-4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12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98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