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54年,梁思成针对新中国建筑设计民族化提出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他将建筑构件类比为“建筑词汇”,建筑形式类比为“文章文法”,并极力提倡采用传统“建筑词汇”和传统“文章文法”翻译西方建筑,替换性质功用相同的西方建筑构件和建筑形式,建造适合新中国的建筑。这与清末民初文学家林琴南运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的翻译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通过剖析二者的思想渊源,而后引述古文和传统建筑的存废之争,再从“文以载道”的视角重新回望二、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折衷主义建筑,为传统建筑精神传承和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价值性参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文以载道”的视角看近代折衷主义建筑
来源期刊 建筑设计管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折衷主义建筑 建筑可译性 文以载道 传统建筑复兴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4
页数 3页 分类号 TU02
字数 29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093.2015.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志颖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4 1 1.0 1.0
2 陈光辉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2 0 0.0 0.0
3 吴洁好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折衷主义建筑
建筑可译性
文以载道
传统建筑复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设计管理
月刊
1673-1093
21-1311/TU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52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