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对于慢性劳损型韧带损伤的影响,比较不同角度针刺的效果差异,总结出较好的针刺方案,为颈椎病初期以韧带慢性劳损为表现的治疗提供可参依据,为不同组织的针刺方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将大鼠颈部脱水造成椎体关节失稳并施加作用力持续牵拉,使颈后肌群长期处于异常应力作用而出现韧带损伤,拍X光片观察韧带钙化点及慢性劳损程度.采用不同角度的排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在光镜下观察大鼠颈部韧带的病理变化并对成纤维细胞数量进行统计.结果:脱水和持续牵拉造成的异常应力作用可使韧带慢性劳损,X光片上显示大鼠韧带纹理不同程度增粗并伴隐约钙化点;针刺可明显改善韧带组织的损伤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成纤维细胞数量平刺和斜刺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以平次最优(P<0.01).结论:针刺对于颈部韧带慢性劳损有一定作用,平刺和斜刺对于韧带损伤的改善明显,以平刺最优.不同组织需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和针刺角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初期病理变化的作用,“未病先防”.
推荐文章
不同矫治力对SD大鼠牙周韧带和骨缝性能的影响分析
矫治力
牙周韧带
骨缝性能
正畸
骨细胞
针刺对慢性脑缺血大鼠Aβ蛋白影响的研究
脑缺血
针刺
穴位
转录因子
大鼠,wista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角度针刺对大鼠颈部韧带慢性劳损影响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药科技 学科
关键词 颈部损伤 韧带 针刺 成纤维细胞 大鼠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针灸经络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1-2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4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蓉 15 139 7.0 11.0
2 田阳春 15 103 6.0 10.0
3 高群 8 35 3.0 5.0
4 燕晓茹 2 9 2.0 2.0
5 潘晓伟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部损伤
韧带
针刺
成纤维细胞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药科技
双月刊
1005-7072
23-135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14-24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1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89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