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选取黄土丘陵区子午岭4种不同乔木林下的0-5 cm和5-20 cm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氯仿熏蒸浸提方法测定了微生物量碳氮、溶解性碳氮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乔木林下0-5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均表现为:辽东栎>侧柏>油松>刺槐,5-20 cm土层为:侧柏>辽东栎>油松>刺槐,说明不同乔木林对土壤表层和下层的微生物量有明显的影响.上层土壤溶解性碳(DOC)、溶解性氮(DON)大于下层土壤.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MBC/MBN)在4-8之间,MBC/MBN、MBN、MBC均表现为随着土层的深度逐渐降低的趋势.MBC与MBN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MBN、MBC与有机碳(SOC)、土壤全氮(TN)、MBC/MBN、溶解性碳与微生物量碳之和(DOC+ MBC)、溶解性氮与微生物量氮之和(DON+MBN)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DOC+MBC、DON+MBN比DOC、DON、MBC、MBN更能反映土壤微生物量与活性碳氮库.总体来说,人工刺槐林对土壤碳氮库的增加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相对于辽东栎和侧柏等天然次生林有一定的差距.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区不同植物凋落物搭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黄土高原
植物凋落物
等量混合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黄土高原典型植物根际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基础呼吸的影响
典型植物
根际土壤
微生物生物量
基础呼吸
黄土高原
不同施肥毛竹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研究
毛竹
施肥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微生物量碳、氮、磷
不同植被类型
黄土丘陵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原不同乔木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溶解性碳氮的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子午岭 不同乔木林 微生物碳氮 溶解性碳氮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98-3605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4040306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82 515 12.0 19.0
2 李娅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6 15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5)
共引文献  (685)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513)
二级引证文献  (203)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7(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34)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67)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9(10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95)
2020(3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午岭
不同乔木林
微生物碳氮
溶解性碳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