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干热岩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分布广泛.初步估算,10 km可开发利用的干热岩资源占地热资源总量的90%,经济地获取深部干热岩资源成为迫切任务.干热岩资源开发最关键的技术是储层建造,为满足商业化开发的目的,激发后储层必须达到一定体积的有效换热空间,同时开采井应满足理想的开采流量及保证较长的开采年限.本文总结目前国际干热岩工程的储层激发情况及相关关键技术.
推荐文章
渗透率对干热岩开采过程储层变化规律的影响
增强型地热系统
渗透率
温度场
应变场
位移场
应力场
青海共和盆地
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集体研究进展
缝洞储集体
发育特征
控制因素
发育模式
碳酸盐岩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勘探现状与研究进展
深层
超深层
碎屑岩
溶蚀作用
埋藏方式
沉积岩中溶蚀作用对储集层的改造研究进展
溶蚀作用
有机酸
大气淡水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
热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干热岩资源开发工程储层激发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科技导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干热岩 增强型地热系统 储层激发 裂隙表征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文章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5.1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贵玲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124 1669 23.0 36.0
2 蔺文静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59 1114 18.0 32.0
3 张薇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35 369 10.0 18.0
4 马峰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16 231 7.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24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干热岩
增强型地热系统
储层激发
裂隙表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导报
半月刊
1000-7857
11-1421/N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87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26
总下载数(次)
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