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了基于紫外LED光源的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装置,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大气中的HONO和NO2浓度的探测。中心波长为365 nm的UV‐LED出射光被耦合到~1.76 m长,由两片高反射率镜片组成的光学谐振腔内,透过腔的光由便携式CCD光谱仪接收。高反射率镜片的反射率由NO2和O2‐O2的吸收谱来校正,在353~376 nm的测量范围内,最高反射率为0.99917。在120 s的采集时间内,HONO和NO2的探测极限(1σ)分别为0.6和1.8 ppbv。将该装置测量的连续56 h大气中NO2浓度的变化与配备蓝光转换器的NOx 分析仪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线性相关系数 R2=0.89,斜率为1.09,截距为3.45。基于该装置探测了实验室大气中的 HONO和NO2昼夜浓度变化,24 h内的 HONO浓度在0~5.3 ppbv之间波动,平均浓度为1.8 ppbv ,NO2浓度变化范围为5~51 ppbv ,平均浓度为21.9 ppbv。
推荐文章
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实际大气亚硝酸的测量
紫外发光二极管
非相干光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
大气亚硝酸
二氧化氮
基于LED光源的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探测HONO和NO_2
大气光学
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
近紫外发光二极管
HONO探测
机载腔增强吸收光谱系统应用于大气NO2空间高时间分辨率测量
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
机载
对流层NO2廓线
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痕量气体探测及气溶胶消光系数测量
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
痕量气体探测
气溶胶光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大气中HONO和NO2的实时探测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光谱技术 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 HONO测量技术 NO2 测量技术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85-298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33
字数 40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4/j.issn.1000-0593(2015)11-2985-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兴道 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3 415 10.0 17.0
2 吴涛 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谱技术
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
HONO测量技术
NO2 测量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