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一款自行设计的两相厌氧发酵装置,以半连续进料的方式对蔬菜垃圾产沼气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酸化相阶段,温度的升高有利于产酸反应的进行,35℃下,总挥发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在酸化时间第3天时获得最大产量6892 mg/L,其中乙酸含量为4589 mg/L,达到66.58%,主要为乙酸型发酵,pH值在酸化开始后不断下降至3.42,于第9天逐渐回升并保持在7.0以下.氧化还原电位(ORP)随酸化时间的延长总体趋势逐渐降低.35℃的产酸效果和停留时间均优于25℃时.甲烷相的最佳有机负荷率为3.0~3.5 kgVS/(m3·d),平均SCOD去除能力在92%以上,平均沼气产量为0.59 m3/kg VS,甲烷产量为0.36 m3/kg VS,日容积产气率最高为2.6 m3/(m3·d).
推荐文章
牛粪与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气工艺优化
牛粪
西红柿秸秆
厌氧发酵
工艺参数
温度对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的影响
蔬菜垃圾
厌氧发酵
温度
挥发性脂肪酸
蔬菜废弃物湿式厌氧发酵机械预处理系统对比
蔬菜废弃物
预处理
湿式厌氧发酵
不同进料量对农业废弃物半连续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的影响
农业废弃物
进料量
半连续式厌氧发酵
产气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半连续两相厌氧发酵工艺处理蔬菜废弃物产沼气研究
来源期刊 太阳能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半连续 两相 蔬菜垃圾 沼气 甲烷含量 有机负荷率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8-99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6|S21
字数 314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大雷 57 814 14.0 26.0
2 王晓明 12 69 5.0 7.0
3 曹焱鑫 15 97 7.0 9.0
4 于美玲 11 46 5.0 6.0
5 闫昌国 6 78 3.0 6.0
6 刘齐 12 66 6.0 7.0
7 董晓莹 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1 8 1.0 1.0
8 王演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11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半连续
两相
蔬菜垃圾
沼气
甲烷含量
有机负荷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阳能学报
月刊
0254-0096
11-2082/TK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6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78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