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病案资料中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所致皮疹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01日-2012年12月31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艾滋病病案资料,对16例住院患者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性皮疹出现时间、临床表现、导致皮疹的药物种类、治疗效果等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1)该组病案中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中皮疹发生率0.8%,绝大多数为接受含奈韦拉平方案治疗者(15例,93.7%);2)皮疹出现时间1-37天,平均16.9±11.2天;3)皮疹形态以斑丘疹为主(15例,93.7%);4)皮疹分级以1-2级为主(10例,62.5%);5)经积极抗过敏治疗后均能消退,治疗时间3-30天,平均12.7±8.1天;6)所有患者均能在医生指导下换用或继续原方案抗病毒治疗.结论 AIDS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中易出现皮疹,尤其是奈韦拉平,皮疹多出现于治疗后1月内,以1-2级的斑丘疹为主,经积极抗过敏治疗后均能消退,所有患者均能在医生指导下换用或继续原方案抗病毒治疗.
推荐文章
抗逆转录病毒药的不良反应
抗逆转录病毒药
药物不良反应
线粒体毒性
过敏
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
常见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相互作用
HIV/AIDS
蛋白酶抑制剂
非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
艾滋病病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依从性
干预方法
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一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高效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所致皮疹的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病案 学科
关键词 病案资料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艾滋病 皮疹 临床特点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75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亚玲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案资料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艾滋病
皮疹
临床特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案
月刊
1672-2566
11-4998/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8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80-10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0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92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