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时发生HBeAg/抗-HBe双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CHB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HBeAg/抗-HBe双阳性的CHB患者,其中50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65例接受恩替卡韦(ETV)治疗。观察HBeAg/抗-HBe双阳性发生时患者的生物化学、病毒学、血清学指标情况,以及临床转归。结果:115例患者纳入分析。PEG-IFN-α-2a组50例完成治疗后,6例(12.0%)发生HBsAg阴转,31例(62.0%)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ETV组无患者发生HBsAg阴转,23例(35.4%)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PEG-IFN-α-2a组HBs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ETV组(χ2=8.229,P =0.004;χ2=8.038,P =0.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出现HBeAg/抗-HBe双阳性的CHB患者,最终发生HBs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ETV。
推荐文章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似物
慢性乙肝HBsAg和HBeAg定量在抗病毒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抗病毒治疗
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中医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抗病毒
中医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HBeAg/抗-HBe双阳性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肝炎,乙型,慢性 干扰素 恩替卡韦 HBeAg/抗-HBe双阳性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8-1780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8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15.11.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25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炎,乙型,慢性
干扰素
恩替卡韦
HBeAg/抗-HBe双阳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936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