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前期实验已成功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目的:观察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后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8只新西兰兔用电钻制成股骨滑车部5 mm的骨-软骨缺损模型,随机选择15只兔于骨缺损处左侧植入单纯磷酸钙骨水泥材料作为对照组,于右侧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作为实验组,另3只兔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组。分别于4,8,16周各时间点处死兔取材,进行 X射线摄片、组织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与结论:术后4,8,16周各组骨缺损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再生,实验组新骨形成的速度和数量均优于其他组,组织学观察到实验组的成骨细胞及骨小梁出现均早于其他组。术后16周实验组骨标本抗弯曲能力的最大负荷、最大应力和破坏能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磷酸钙骨水泥材料修复骨缺损可促进骨组织再生,恢复骨的刚度和强度,有望作为一种新型人工骨材料。
推荐文章
软骨细胞-骨基质明胶复合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初步观察
关节软骨缺损
软骨细胞
移植
骨基质明胶
淫羊藿苷干预磷酸钙骨水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体修复兔股骨缺损
磷酸钙骨水泥
淫羊藿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股骨缺损
骨密度
生物力学
骨形成
骨修复
SD大鼠骨基质明胶吸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基质明胶
骨缺损
SD大鼠
成骨诱导后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复合植骨材料对兔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成骨诱导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β-磷酸三钙
人工植骨材料
骨缺损修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软骨生物材料 磷酸钙骨水泥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生物力学 骨再生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报告 -- 组织工程骨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5-119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50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3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庆焕 湖北医学院护理学院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25)
2010(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3)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材料
软骨生物材料
磷酸钙骨水泥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生物力学
骨再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