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个性化操作技术,减少术后视觉不良症状.方法 收集拟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的高度近视和高度复合近视散光患者50例(100只眼),男15例,女35例,年龄18 ~40岁.采用Nd:YAG激光进行激光虹膜透切,根据患者的睑裂大小、角膜缘血管翳的宽度、虹膜厚度、瞳孔直径、定位周切孔位置,尽可能使周切孔位于上眼睑遮挡部位.如有睑裂过大,且上眼睑正视时无法遮挡虹膜者,则扩大透切孔基地宽度,使透切孔边缘位于角膜血管翳遮挡下.每眼做2个周切孔,一个在10:30,另一个在12:30点,或者一个在10:00,另一个在2:00点位,当自然平视前方时上眼睑遮盖住激光孔.观察术后虹膜激光透切孔的位置、大小,透切后眼压及视觉不良症状.结果 100眼全部透切成功,其中一次透切成功者95眼,占95%;2次完成者5眼,占5%.虹膜透切孔直径约0.6 mm ×0.8 mm,引流通畅无组织残留.其中96眼2个透切孔,分别位于11:00和1:00点位,且自然平视前方时均被上眼睑遮挡;2眼2个透切孔,分别位于10:00点和2:00点,自然平视前方时未完全被上眼睑遮挡,主诉眨眼时有眩光;2眼2个透切孔约1 mm×1.5 mm大小,位于2:00点位自然平视前方时未完全被上眼睑遮挡,有眩光感.术后30 min内有34只眼眼压在25~30 mmHg,在1d后眼压恢复正常(无药物干预);6只眼眼压>30 mmHg,在滴用盐酸卡替洛尔1d后眼压恢复正常,主诉双眼视物模糊者20例,均在1d后恢复正常.结论 术前细致检查患者的睑裂宽度及上眼睑遮挡上方角膜的位置,恰当进行透切孔的定位,严格控制周切口的大小,对减少ICL/TICL术后出现视觉不良症状、提高手术安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