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金属植入物(钛合金和不锈钢)磁共振扫描热效应的安全性.方法 制作金属植入物实验标本在1.5T磁共振下进行产热实验,记录数据结果;监测实际带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检查患者40例并记录监测结果.结果 在磁共振检查前后实验标本上植入物附近局部组织温度均升高,钛合金组温度升高均值为(0.45±0.02)℃(t=13.0,P<0.01);不锈钢组温度升高均值为(0.75±0.04)℃(t=19.4,P<0.01).金属植入物处在磁共振检查射频波作用下能够产热,其中不锈钢组产热大于钛合金组(P<0.01).结论 实验表明植入物处在磁共振射频波作用下能够产热,但在实验标本上产热使邻近组织温度升高均<1.0℃.
推荐文章
金属植入物在磁共振检查中的致升温效应及安全性分析
磁共振安全
热敏电阻
升温效应
金属植入物
磁共振检查以及体内植入物的安全性研究
磁共振
安全性
对比剂
植入物
体内植入物患者磁共振扫描的安全策略
磁共振成像
体内植入物
风险
安全
乳腺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护理
乳腺疾病/病理学
磁共振波谱学
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瘤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属植入物对1.5T磁共振扫描热效应的安全性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医疗设备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金属植入物 钛合金 不锈钢 磁共振热效应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18.08
字数 24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15.08.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大鹏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35 85 6.0 7.0
2 张玲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57 262 9.0 13.0
3 王传兵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14 64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共振成像
金属植入物
钛合金
不锈钢
磁共振热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疗设备
月刊
1674-1633
11-5655/R
大16开
北京市顺义区竺园路12号天竺综合保税区泰达科技园7号楼
82-55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856
总下载数(次)
40
总被引数(次)
570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