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元代山水画是中国画史上抒情写意的最高峰, 由于复杂的民族矛盾与政治环境, 画家更多地选择归隐山林, 投身于山水中, 寄情与山水之间. 他们在创作形式上有别于唐宋的工整艳丽之风, 中国古代美学为保证审美愉悦的自由性和纯粹性通常将审美愉悦与功名利禄区分开来. 庄子提出的 "自适其适" 开辟了中国古代审美愉悦观的一个新的境界, 倪瓒的山水画以超凡脱俗的 "逸" 为人称赞. 其实 "逸" 就是他 "自适其适" 这一生命愉悦观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倪瓒绘画作品图式中 "逸"其实就是倪瓒 "自适其适" 这一生命愉悦观的精神境界在绘画图式中的外化表现.
推荐文章
陶瓷山水画的审美功能及其装饰性
陶瓷
山水画
审美
装饰性
论王维的水墨山水画艺术
水墨
山水
艺术
浅谈陶瓷山水画创作
陶瓷山水画
创作
继承
创新
浅谈中国传统山水画和景德镇山水瓷画
中国传统山水画
景德镇山水瓷画
继承
创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元代山水图画式的审美愉悦观——以倪瓒山水画的树木为例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学科
关键词 山水画 枯木 自适其适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古代美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0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79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虹菲 7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水画
枯木
自适其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70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6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