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柴北缘早古生代滩间山群火山岩由下部火山碎屑岩组(Oh1-2)和上部熔岩次火山岩组(Oy3)构成,其成岩背景长期存在争议.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下部火山岩总体表现出大陆裂谷环境特征,上部火山岩显示出类岛弧环境特征,由下而上显示本区经历了一个由开(裂开)→合(闭合)的过程.结合柴北缘及其邻区构造演化史,认为柴北缘是在早古生代古大陆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而来的裂谷环境,不同于洋壳俯冲的典型活动陆缘岛弧环境,应是演化阶段更高级和更复杂的微陆块间的“开-合构造”.
推荐文章
柴北缘阿木尼克山滩间山群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滩间山群
火山岩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岛弧
阿木尼克山
青海省
柴达木盆地北缘滩间山群新厘定
柴达木盆地北缘
滩间山群
时代
岩石地层单位
柴达木盆地北缘滩间山群的构造属性及形成时代
柴北缘
滩间山群
构造背景
形成时代
大同旧高山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火山岩
岩石学特征
构造意义
大同旧高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北缘早古生代滩间山群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早古生代 滩间山群 构造环境 柴北缘
年,卷(期) 2015,(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101,121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42.36
字数 417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峰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145 1123 18.0 25.0
2 许德如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7 560 15.0 23.0
3 坚润堂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1 76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古生代
滩间山群
构造环境
柴北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