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4‐01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抗肝性脑病治疗(去除诱因、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酸碱代谢紊乱、保肝、限制蛋白摄入、调整支链氨基酸及芳香氨基酸比例),对照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0.8 mg 静脉推注,q8h ,7 d 为1个疗程。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肠透析后将40~42℃的中药灌肠液150 mL (大黄、枳实各10 g ,石菖蒲、郁金、乌梅各15 g ,赤芍20 g ,水煎取汁150 mL)通过透析管路送入横结肠处保留2 h 以上,1次/d ,疗程为7 d 。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数字连接试验(number connect test ,NCT ),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神志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血氨水平和肝肾功能情况,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NCT 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2组血氨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较单用纳洛酮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重视。
推荐文章
纳洛酮治疗肝硬化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肝性脑痛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纳洛酮
治疗结果
乳果糖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肝性脑病
乳果糖
灌肠
醒脑静
护理
结肠透析与常规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乳果糖
结肠透析
肝性脑病
保留灌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洛酮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性脑病 纳洛酮 灌肠 中药 结肠透析
年,卷(期) 2015,(19) 所属期刊栏目 用药与体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7.9
字数 318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性脑病
纳洛酮
灌肠
中药
结肠透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半月刊
1673-5110
41-1381/R
大16开
郑州市经八路2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
36-178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95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1128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